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 流胶病的综合防治,快来这篇文章了解一下
详细内容

流胶病的综合防治,快来这篇文章了解一下

  流胶病的综合防治,快来这篇文章了解一下

  流胶病又叫树脂病、疣皮病,是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枝干病害。植株流胶过多时,严重削弱树势,重者引起死枝、死树,在桃、杏、李、樱桃等均有发生,但桃树比较严重。该病发生分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非侵染性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侵染性为真菌侵染所致。

  一、流胶病的发生症状

  流胶病一般在主枝、主干上均有发生,在树皮的伤口、皮孔、裂缝、芽基部流出半透明乳白色胶质物,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发病初期病部皮层膨肿隆起,随后陆续分泌出透明的树胶。流胶严重的枝干树皮开裂、布满胶质块直至干枯坏死,树势衰弱,甚至整枝枯死。当年生新梢发生病害,则以皮孔为中心,发生大小不等的病斑,亦有流胶现象。

  1、非侵染性流胶病

  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都可引起流胶病发生。

  2、侵染性流胶病

  由子囊菌亚门真菌桃囊孢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在1年生嫩枝上发病时,最初以皮孔层为中心产生小突起,以后形成直径1毫米-4毫米的瘤状突起物,当年不流胶。到翌年5月上旬,瘤皮开裂,溢出树脂,初为无色半透明稀薄而有粘性的软胶,不久转为茶褐色,质地变硬为结晶状,吸水后膨胀成为胶体。枝条表面粗糙变黑,并以瘤为中心逐渐下陷,形成直径4毫米-10毫米的圆形病斑,其中散生小黑点。多年生枝干受害后呈现1厘米-2厘米的水泡状隆起,病菌在枝干表皮内为害,最深可达木质部。受害处变褐、坏死。枝干上病斑多时,则大量流胶,致使枝干枯死,树体早衰。

  二、流胶病的发生特点

  1、流胶病菌的潜伏特性

  流胶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

  不流胶,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病菌在树干、枝条病斑中越冬,具有潜伏侵染特征。

  2、流胶病菌的传播方式

  高湿是该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春季低温多阴雨,开始喷射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降水滴溅使病原桃囊孢菌通过风雨传播,开始侵染或再侵染。

  3、流胶病菌的侵染途径

  流胶病菌在被害枝条内过冬,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和风传播。在雨天从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顺着枝条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皮孔、侧芽、伤口、剪口、锯口、冻害及日灼伤等处侵入。

  4、流胶病菌的发病高峰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每年在3月下旬开始发生流胶病。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春季低温多阴雨易引起树干发病,高温多湿的4至6月更是发病盛期,病原桃囊孢菌通过风雨传播,再到枝条和树皮进行初侵染,其分生孢子发芽温度为8至40℃,最适温度为24至35℃,相对湿度85%至90%,病菌在树干、枝条病斑中越冬,于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喷射分生孢子,随气流、降水滴溅传播,从枝条皮孔或伤口侵入树皮再侵染。5至6月为侵染高峰期,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缓慢停止。

  三、流胶病的发生规律

  流胶病的发生与多项因素有关,其发生规律表现如下:

  1、流胶病的发生与树势的强弱有关

  流胶病的发生与树势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树势、树龄及挂果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流胶病的发生。树势强壮时发病轻,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树龄大的果园发病重,幼龄果园发病轻,挂果量大的果园发病重,挂果量小的果园发病轻。

  2、流胶病的发生与果园的病菌基数有关

  高湿多雨及风是诱发流胶病的扩散及传播的外在条件,果园病菌基数高低是流胶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因此,流胶病的发生与果园病菌基数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果园病菌基数高的流胶病发生严重,果园病菌基数低的流胶病发生较轻。

  3、流胶病的发生与果树的伤口多少及状态有关

  流胶病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和风传播,从皮孔、侧芽、伤口、剪口、锯口、冻害及日灼伤等处侵入。果树上的伤口、剪口、锯口越多,病菌侵入的几率越大,果树上的伤口、剪口、锯口越少,病菌侵入的几率越小。因此,果树上的伤口、剪口、锯口的多少及状态直接决定了流胶病发生的轻重的程度。

  4、流胶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

  冻害、雹灾、高湿多雨及风速等自然条件都诱发流胶病的发生。遭受上述气候条件的影响造成树势衰弱会引起流胶病的发生,自然条件异常之年必然是流胶病大发或开始大发之年。

  四、流胶病的综合防治

  流胶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应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果园排水,增施生物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合理修剪,减少树干伤口。其次要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降低果园带菌量、保护剪口锯口和伤口。冬春枝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灼等项措施进行综合性防治。

  (一)、增强树势根本防病

  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合理负载培育及增强树势是控制流胶病危害的根本。

  1、根据土壤肥力做到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培养强树的根本。合理施肥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 多施生物有机肥,补充土壤中的微生物及有机质含量, 丰富土壤有机胶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耕作性,培肥地力,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增强土壤的活性。

  ②控制氮肥使用量,根据当地的土壤结构做到N、P、K平衡施肥,保持土壤养分的供给,增强果树的抗逆性。

  ③根据果树根系的生长特点,做到秋施底肥、早施底肥,增加树体对养分的吸收,满足树体越冬及来春萌芽展叶开花对养分需求。

  ④结合化学肥料的特性,采用隔行施肥的方法,施肥后及时灌水,使化学肥料很快被果树吸收,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

  2、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虫以治为主,发现有虫及时喷药,以减少虫对果树的危害及对流胶病菌的传播;病以防为主,提前喷药,加强预防,减少病菌对果树叶部、枝干部的危害;增强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养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① 做到春秋两季清园,发芽前和落叶后喷施对流胶病菌有特效的药剂可直接杀灭枝干表面及树皮浅层的病菌,减少树体春季的病菌数量及树体越冬期的带菌量,对控制流胶病情有明显效果。

  ②6—8月份使用杀菌剂喷树干,减少树干及各类伤口的病菌数量。

  3、合理负载

  根据树龄、树势及果园的施肥水平使果树合理的负载。不要只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是果树过载,导致树势减弱而使流胶病发生。

  (二)、清除病菌降低果园病菌数量

  搞好果园卫生,减少流胶病菌数量。

  ①及时治疗病斑,在刮除病斑的时候防止病皮掉在土壤上,将刮除的病皮不要乱倒,集中烧毁。

  ②及时清除病死枝,及时刨除病树。将修剪的枝条,锯掉的树枝,刨除的病树不要堆积在田间地头,移出果园集中烧毁。

  (三)、合理修剪、保护伤口

  合理修剪,及时治疗病斑防止流胶病菌的二次浸染,保护剪口、锯口和伤口防止树体水分的蒸发和养分的流失,以增强树势。

  ①合理修剪,以减少伤口,尤其在伤流期尽量不要修剪,以防止病菌的传染。

  ②对剪刀及锯子及时进行消毒,防止病菌交叉性传染。

  ③用刮刀将流胶病组织彻底刮除,涂抹喜嘉旺人工树皮保护病斑,或者先用100倍液菌毒清进行伤口消毒,然后涂抹喜嘉旺人工树皮保护病斑。

  ④用喜嘉旺人工树皮涂抹新旧剪口、锯口或伤口,或者先用100倍液菌毒清进行伤口消毒,然后涂抹喜嘉旺人工树皮保护病斑防止病菌侵入。

  (四)、防止低温高湿减少病害发生

  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冬季做好防冻,减少树体受冻,遭受冰雹后及时喷施杀菌剂及喜嘉旺(叶绿素)防止感染并促进伤口的愈合。防止低温、合理灌溉、提高通风、降低湿度,减少或减轻流胶病菌的发生。

技术支持: 万家推云平台 | 管理登录
seo seo